市人大常委会听取法院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工作情况报告
图一
2019年6月25日上午,在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肖笛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全市法院深化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工作情况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领导、人大监督下,全市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转理念强作风为牵引,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四大公开平台为支撑,不断深化司法公开,在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上取得明显成效。
一、贯彻司法公开理念,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公开更有高度。主动向市委和市人大汇报司改、执行等工作情况,认真办理代表委员议案、提案,不断改进和加强工作。近年来,走访代表委员189次,邀请代表委员听证审执案件2800余人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公开更有温度。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功能,扎实开展巡回审判、远程视频接访、街头法律服务等,促进群众与法院互动交流。开展巡回审判4103次,法制宣传活动368次。坚持文化培根铸魂,公开更有深度。凝练黄冈法院“忠诚、守正、创新、人本”院训精神,构建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廉政文化为抓手、制度文化为保障、行为文化为核心、创新文化为动能的司法文化体系,实施“十个一工程”,不断扩大司法张力。
二、强化司法公开自信,全面构建阳光司法新格局。
攻克信息公开滞后、公开内容机械单一等弱点。与市委政法委、市人大接通庭审线路,夯实审判流程公开、庭审活动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四大平台建设。消除审判管理部门指挥链过长、关注面有限盲点。推进全流程网上办案,强化对排期开庭、审限变更、案件审结等关键节点的管理,形成倒逼效应,近年来,文书上网率达92.74%,直播庭审案件491件,观看量累计达98万人次。今年第一季度,中院结案率位居全省同级法院第一。疏通交流沟通堵点。建立点训机制,主动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推动形成法治共识,认真做好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培训、管理和使用工作。
三、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服务保障经济社会新发展
以司法公开助推平安黄冈建设。扎实开展扫黑除恶案件评查活动,全面提升审判质效。把依法办案与深挖问题相结合,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书9份。打好公开“组合拳”,编印典型案例汇编60余本,在各主流媒体发布稿件630余篇。以司法公开助推黄冈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关于发挥审判职能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救济三个方面13条举措入手健全服务保障机制。梳理引发涉企纠纷的风险点,为企业列出负面清单,举办“黄冈市建筑企业学法用法以案为鉴专题讲座”,庭审直播一批涉民营企业案件。以司法公开助推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曝光力度,向市诚信办推送失信名单15批次8000余条信息,同市场监督管理局实现信息共享2万余条。开展“正在执行”等全媒体直播活动,引导群众区分“执行难”与“执行不能”,累计围观人数达400余万人。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紧紧依靠市委领导和人大监督,扎实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动司法公开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发展。一是进一步推动法院供给与群众需求相统一。系统推进司法文化建设“十个一”工程落地见效,积蓄司法公开软实力。将司法公开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宣教等紧密结合起来,让司法公开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二是进一步推动内部规范与外在监督相统一。突出问题导向,落实改革举措,破解制约法院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坚持不懈纠治“四风”,探索构建逐事量化、全程留痕、监管可控的行为规范机制,确保法官清正、法院清廉、司法清明。三是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深度应用相统一。优化网络资源配置,强化各公开平台的功能融合,推进司法公开智能化。加强司法公开成果应用,加强对司法数据的分析研究,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